top of page
  • Writer's picture加拿大观音堂文化中心

【农历二月初八】3月24日,至心恭迎三界伟大导师【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】出家日!

2018年3月24日

农历二月初八

至心恭迎

伟大的三界导师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

出家日


感恩吃素,放生念经,

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!


24日凌晨家有佛台可上头 香

并在上香的情况下通宵念经

建议准备供果、鲜花及大香


《礼佛大忏悔文》

当日念诵最多27遍

针对今生今世所造之业

(初学者请量力而行!)


自修经文《礼佛大忏悔文》

可采用 27 遍及以下遍数版本

必须有佛台上香之后才能烧送




释迦牟尼佛,原名乔达摩·悉达多,迦毗罗卫国太子,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。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,姓乔达摩,名悉达多。释迦牟尼意译“能仁寂默”,也是“释迦族的圣人”之意。


释迦牟尼佛诞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(公元前565年—公元前486年)。相传,佛陀降生前为一生补处菩萨,住兜率天内院,以因缘成熟,而降生于迦毗罗卫国,以国王净饭王为父。


摩耶夫人在太子出生后七天去世,由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夫人养育成人。太子天资聪颖,从小通达五明、四吠陀,并且相貌英伟,具足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无人能及。17岁时,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,出家前生下儿子罗睺罗。


虽然太子的贵族生活优裕而舒适,但因观察到社会贫富悬殊,四姓阶级的不平等,又有众生之间的弱肉强食,尤其有感于生老病死的逼迫,人生的无常,他于是生起出家求解脱的志愿与悲心。终于在十九岁那年的二月初八,夜出宫门,出家修道。


后世于是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作为释迦牟尼佛出家日。


据佛经记载,释迦牟尼在19岁时,有感于人世生、老、病、死等诸多苦恼,舍弃王族生活,出家修行。释迦牟尼佛陀经过六年苦行,终证无上菩提,讲经说法四十九年,度化芸芸众生,使无数的众生共沾法益,广种善根,解除痛苦。


释迦牟尼佛是这样一个具有高度智慧,异于常人的思索力、观照力,身处美女如云,权贵齐集于一身的皇宫生活里,而不为富贵所诱,淫乐所动。在洞悉出再美好的环境,再欢乐的时光,也要随着无情的流云,飘逝在苍穹深处,消失得无影无踪时,毅然超出这个千篇一律,充满权力是非的王宫生活,带着对真理的追求,精神生命开发的理想而展开另一种宇宙缘起的探寻。


释迦太子因见人间的生、老、病、死而发现人生短暂生命的真相发心出家修行:


一般人要在困窘的环境下发现痛苦的根源,因为尝到痛苦的滋味而知苦、舍苦,发心出家,比较容易。对于一个从小安居于安富尊荣,无忧无虑,从来没有尝受到困苦因缘的尊贵太子,要他骤然舍弃眼前拥有的妻妾美女,财势权贵,如果没有异于常人的大担当、大智慧,是不容易觉醒的,太子不但以智慧之眼看清楚了眼前奢华糜烂的皇宫生活,只不过如过眼云烟般的虚幻,并且在出城游观时,于道路上亲自看见头白齿落、面皱身偻的老人,身患疾症、病苦折磨的患者,四肢僵硬、悲号送终的死人,从现实人生的“生、老、病、死”中,发现短暂生命的真相。死亡,是人生最后的归宿,如果对自己的生命没有做过内在的洗炼,对自己灵性的生命没有丝毫把握,任何人到了迟暮之年,都会惧怕死亡的来临。


佛经上说: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”众生要在尝到苦的结果后,才知道“苦”是人生的真相。一个从有生命以来,就对现实的假相有着异于常人的观察力、判断力的先知先觉者,适时运用他敏捷的分辨力,改变他的人生观。


佛以最实际的行动,领悟了未来人生应该走的方向,对无常欢乐刻骨铭心的省悟,唯有从现实人生的经历中发现出苦的生机,才能彻底斩断世间的情缘,出离五欲六尘之家,方能在不断的苦修精进下,得到人生起源的答案,最后在菩提树下禅坐,深入四禅之中,终于因证见十二因缘法而了脱生死。




佛陀开示

学佛不是简单的、一天两天的事情,学佛是长久的、持续的事情。今天你有苦难了,有求于菩萨,菩萨深知众生疾苦,有求必应,非常灵验,但人们的通病就是出尔反尔,说的不算。你们这些佛子们一定要修戒定慧啊,改掉这些坏习惯。


学佛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,每一天都应该是一种进步。看你们的师父,精进不精进?努力不努力?这才是一个标准的学佛人啊。


末法时期要以戒为师,依法不依人,什么都一样,要心中自信长明灯,不断地照亮你前方的道路,不要走走停停。


修行不是简简单单的法布施,要自觉自悟啊,给别人看了一大篇,自己吸收了多少?要不断地提炼精华,哪怕一天记住一句,对于你们也是一种积累。


学佛人就是看什么都要顺眼,看什么都要随缘,不要看不过眼,看不过眼那不是学佛人,那是人间是非人。搬弄是非者,必是是非之人,所以要远离是非之人。


要觉自身之觉,悟心中自性,觉中有悟,其华精微,自妙其言。智者闻风止步,愚者闻闹围观。


希望众位佛友们广发菩提之善心善念,多多弘法,帮助好你们的师父,未来之时成就佛果,其乐善乎。感恩大家。



227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